直流溅射,直流磁控溅射,射频磁控溅射的区别
发布时间:2022-03-17
直流溅射,直流磁控溅射,射频磁控溅射的区别
编写人:孙琴琴
1、溅射源不同: 依据溅射源的不同,磁控溅射还有直流和射频之分。两者主要区别就在气体放电方 式的不同。 直流磁控溅射利用的是直流辉光放电,初始电子加速碰撞 Ar 形成氩离子和另一个 电子(α过程),而氩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碰撞阴极(靶材)也会形成二次电子发射(γ过 程),当放电达到稳定后进入辉光放电阶段。 射频磁控溅射利用的是射频放电,带电粒子在电极间往复震荡并相互碰撞电离,电 极无需与等离子体接触也能维持放电。
2、磁控溅射特点: 直流溅射又称为阴极溅射或二极溅射。直流溅射过程中,溅射气压是一个重要的参 数,对溅射速率以及薄膜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。在气压低于 1Pa 时,不容易维持自持 放电。这是由于在较低的气压条件下,电子的自由程较长,电子在阳极上消失的几率较 大,通过碰撞过程引起气体分子电离的几率较低。并且离子在阳极上溅射的同时发射出 二次电子的几率又由于气压较低而相对较小。 随着气体压力的升高,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减小,原子的电离几率增加,溅射电流增 加,溅射速率提高。 但当气体压力过高时,溅射出来的靶材原子在飞向衬底的过程中将会受到过多的散 射,部分溅射原子甚至会被散射至靶材表面沉积下来,因而其沉积在衬底上的几率反而 下降。磁控溅射的特点是溅射电压大大下降,溅射速率明显提高,另外溅射气压可以较低, 通常在 0.5Pa。磁控溅射是在二极直流溅射的基础上,在靶表面附近增加一个磁场。电 子由于受电场和磁场的作用,做螺旋运动,大大提高了电子的寿命,增加了电离产额, 从而放电区的电离度提高,即离子和电子的密度增加。放电区集中在靶表面,放电区中 的离子密度高,所以入射到靶表面的离子密度大大提高,因而溅射产额大大增加。
3、对靶材的选择不同: 直流溅射需要靶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,对于非金属靶材,需要极高的电压,不容易 实现,因此射频溅射方法出现:将一负电位加在置于绝缘板背面的导体上,在辉光放电 的等离子体中,当正离子向导体板加速飞行时,轰击绝缘板使其溅射。这种溅射只能维持 10-7 秒的时间,此后在绝缘板上积累的正电荷形成的正电位抵消了导体板上的负电 位,因此停止了高能正离子对绝缘板的轰击。此时,如果倒转电源极性,电子就会轰击 绝缘板,并在 10-9 秒的时间内中和掉绝缘板上的正电荷,使其电位为零。这时,再倒 装电源极性,又能产生 10-7 秒时间的溅射。实际溅射工艺的溅射时间至少需要 100 秒, 因此必须使电源极性倒转率 f≥107 次/秒。该频率的极性转换可利用射频发生器完成,溅 射法使用的高频电源的频率已属于射频的范围,其频率区间一般为 5 ~ 30MHz。国际上 通常采用的射频频率多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(FCC)建议的 13.56 MHz。
4、溅射条件不同: 直流溅射典型的溅射条件为,溅射气压 8-14Pa,溅射靶电压 3000V,靶电流密度 0.5mA/cm2,薄膜沉积速度低于 0.1mm/min。 磁控溅射方法典型的工作条件为:溅射气压 0.5Pa,靶电压 600V,靶电流密度 20mA/cm2,薄膜沉积速率 2mm/min。 射频溅射典型的数值为 1.0Pa 和 1000V,靶电流密度约 1.0mA/cm2,薄膜的沉积速 率约为 0.5mm/min。 三者对比:二级溅射已经很少用了,磁控溅射应用非常广泛,而对于陶瓷靶材等非 金属靶材,一般采用射频溅射。